当前位置:首页 > 考研网课免费资源 > 每年的考研报考人数都是大家热议的话题,之...来自皇甫老师考研...(每年考研报考人数最多的学校)

每年的考研报考人数都是大家热议的话题,之...来自皇甫老师考研...(每年考研报考人数最多的学校)

发布者 gong2022
2023-12-22 阅读:0



??教育部在11月22日正式公布了今年考研报名人数:据统计,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

?

较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474万人,减少36万人!下降约7.6%!

?

*图源教育部

?

对于大多数的考研人来说,24考研人数减少,是个实实在在的好消息。但是,也有同学表示”还是有些慌“:

?

——“人数虽然降了,但是卷的还是那部分考研人,竞争压力其实没变多少”

——“推免越来越多,好的学校分数不会降的”

?

??小编提醒:

除了考研总人数的情况,我们也得关注具体院校的报考人数。今天,小编来 大家分析一下24考研的考情趋势,国家线究竟会不会降?一起来看看吧??

?

?

报考人数下降?都去哪里了

?

小编之前为大家整理过三波公布报考人数的院校,其中很多高校的报名人数都出现了明显下降。(新增多校公布24考研报考人数,排名第一的是它!)

?

而具体到下降原因,小编认为,24考研人数下降的原因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

01.推免比例增大,实考人数降低

大家知道,每年高校的招生名额是推免和统招共同构成的,也就是说在招生计划确定的情况下,推免的名额越多,留给考研人的机会就越少。但是近几年各大院校都在不断提高推免招生比例,甚至有的院校的推免率甚至超过了50%。

?

也就是说院校研究生招生名额中有一半甚至以上都是推免生,相反,同样想考研究生的这批同学们中,有更多的同学直接推免保研,也会直接导致报考人数的下降。

?

02.学硕招生收窄,专硕成报考主流

近年来,院校招生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术型硕士即学硕的缩招或停招十分普遍。如浙江大学、西南大学、江苏大学等多所高校宣布部分专业学硕停招。

?

并且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到202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成为今年以及未来未来考研报考主流。

?

03.前置专业要求,考研门槛变高

从去年开始,就有不少高校发布了对于跨专业考研前置专业有要求,不符合条件,非相关专业考生不得跨考。

?

这也意味着报考部分专业研究生的硬性要求增高,而这些要求相当于又给不小一部分考研人设置了一道门槛,或多或少也将影响着考研报考人数。

?

04.学费上涨,读研变难

近几年,各地区和学校纷纷公布了上调学费的公告,其中以专硕学费最为明显。很多同学都在吐槽:“现在读个研,不仅没宿舍,学费涨了,还没有奖学金拿,简直太难了!”

?

除此之外,研究生毕业标准也在变高,一些高校甚至一言不合就清退研究生,“考研容易读研难”也成为了同学们的普遍认识,劝退了不少只想“混学历”的同学。

?

05.就业形势严峻,考研预期降低

大多数人考研最终也是为了就业,如果本科毕业就已经能有好的工作机会,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把自己放在“绝路”上孤注一掷。

?

毕竟“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读完研后还是需要找工作,因此,对于一些原本纠结考研还是考公的同学来说,现在更倾向于考公。

?

?

历年国家线数据对比

?

?

国家线是考研进入复试的最低分数线,不仅总分要过线,而且单科也要过线,各学校通常会在国家线基础上划定学校复试分数线,各学院也可能还会划定各专业复试分数线。

?

因此,整体过线的基础上,大家也不要出现严重的偏科情况,导致自己不能过单科线。同时,大家也可以参考往年的国家线情况,锚定自己的目标分数。

?

2023年3月10日,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考研国家线,除了文物与博物馆,建筑学、城市规划保持不变,其他专业课基本上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

*23考研国家线

??小编提醒:

24的同学们可以参考23考研及历年的国家线,初步评估一下目标专业的难度;

?

对于25的同学来说,同样可以大致参考。

?

?

24考研国家线会降吗

?

?

其实,考研国家线最终是下降

还是上涨,不仅取决于考研的人数,还取决于考研试题的难度、考生的质量以及实际发挥的情况等。

?

首先,23年考研结束后,大家普遍反馈统考科目整体难度有所提升,很多同学的分数并没有达到预期。一些专业的国家线出现明显的下降,个别科目甚至下降超过10分。

?

??趋势分析:

23考研国家线已经跌到历史较低水平,很难再有下降的基础。

此外,根据命题“大小年”的原则,今年的试题难度可能会比2023年更简单,这样既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又能防止国家线出现历史性新低。

?

其次,去年,很多考生带病上考场,今年考生的整体备考状态,明显好于23届的学生。同时,去年也有部分地区发布弃考率,明显高于历年平均水平。

?

??趋势分析:

以上这些因素多少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绩,国家线出现下降也并不意外。

?

但是今年大家的备考状态都较好,学生的整体质量较高,即使考研人数有所下降,留下来的都是目标明确的考研生,自身的能力也会更强,优质的学生进行竞争,对国家线的影响也不会过大。

?

最后,虽然整体考研人数下降,但是从高校公布的招生简章来看,留给学生的考研名额同样有所减少。各地高校的保研率都有所提高,在招生名额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自然就会压缩统招的名额,这样也会使得考研竞争变得更激烈。

?

??趋势分析:

教育部每年划定考研国家线,都是根据高校的招生人数,还有学生人数以及成绩的综合划定。

?

如果今年的学生整体质量都很高,加上大小年的情况,试题可能变得简单,普遍都考得不错的情况下,国家线就没有下降的空间,有可能会出现略微上浮。

?

综合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会发现24考研国家线,大概率会出现一定幅度上涨。

??

不过,2024届的考研学生也不要因此过于紧张,考研人数大幅下降,整体的报录比数据又处在合理区间,即使上涨,幅度也不会过大。

?

ps.比如去年下降10+,今年上涨10+,20分浮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

??同学们应该要清楚:

考研人数下降只是属于客观性因素,我们必须要明白考研的不利条件同样很多。

?

真正的考研学生不能寄望于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是要以自己主观为导向,无论考研人数或者考试难度如何变化,都要想方设法地提高自己的成绩。

?????